发布于  更新于 

你想看什么?

周记

我本想写一期正常的时事评论,主要针对国内发生的热点事件,并且希望能以小见大,分析事件的直接原因、间接原因、解决方案,离开就事论事的范围,对将来解决问题起到帮助。所以我打开知乎热榜寻找“热点新闻”:

  • 广东一老人被狗绳拽倒致摔地身亡,网传遛狗女子并非狗主人,各方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?如何防范?
  • 江苏南通老人拿超市鸡蛋未结账被拦下后猝死,家属索赔 38 万,超市需要为老人的死负责吗?
  • 「五人出游一人生还」案唯一生还者首次发声,称「舅舅钱立勇在家曾多次殴打家人」,案件真相可能是什么?
  • 江苏一女生在校昏倒抢救途中被送殡仪馆,官方称当时已无生命体征,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?
  • 南宁男子当街行凶致妻子和一男性 1 伤 1 死后自杀未遂,发生了什么?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?

我大约浏览了总榜单的前25条和“时事”分类榜单的前15条,其中有9条都与死亡案件相关(两榜单有重复)。似乎,最近杀人案真是别样的多(占比都赶上漂亮国政治相关话题了),或者是近期网友对命案的关注程度尤其的高?

然而,不同于知乎热榜上其他类型热点的讨论,我发现这5条问题下方回答的质量出奇地低。五条案件中“老人被狗绳拽倒身亡”一案中,有法律专业人士出面发声,向大家列举了不同情形下,饲养宠物致人伤亡的法律专业处理方案,然而因为缺乏细节,并不能对此事给出具体的论点。而“老人拿鸡蛋未结账被拦下猝死”一案中,所有(没有几乎)的回答(以及评论区)都认为老人明显负全责,超市不承担责任,总体来说完全没有讨论的氛围。然而,就是这么一个“一眼看穿”的案件,竟然在知乎总排行榜上排到了第二的位置。

剩下三条案件(一定程度上包括第一条)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互联网上可供查询的信息,几乎只有标题里一行汉字能提供的量。而标题下方的回答,清一色的都是:我怀疑……是原因,我见过一个……(没什么关系)的案子,如果……,那就太……了。不想第一条还有法律专业的知识来背书,剩下的讨论的价值令我感到亏了阅读它的时间——真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没有论点、没有论据、没有论证的话题能上热榜

必须强调的一点是,就现今技术的发展情况,网络平台推荐的内容,必然是运营方思想导向的反映。平台在热榜上为此类事件提供了大量的曝光空间,必然符合平台运营方的意志。网络公开论坛是分享意见、论证、知识、展示、共享等等行为的空间,也许部分网络上的舆论成功地对现状产生了影响,但我们必须注意到,网络平台上相当数量讨论,对于现状,是“无实之花”。然而,这不是在否定公众讨论的意义,因为不同观点、不同思维方式、不同视角的碰撞,本身就是“实”。“君子和而不同”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是网络论坛繁荣的体现,而公众讨论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要达成共识。

平台运营方为了提升平台的热度(用一个时髦的词,流量),手段当然包括提升易于引发公众讨论话题的关注程度。什么样的话题易于引发讨论呢?娱乐八卦、国际舆论(特别是近期漂亮国相关)、杀人案。知乎热榜的构成几乎符合这三类。但是如今,平台对热点的追求有些过头了,以至于我们能看出平台在刻意引起话题。诸如有意隐瞒信息、制造歧义句、标题党行为,低质量内容已经让讨论的参与者感到不适。更何况,各种有意无意的具有恶意和怀揣阴谋的推测,本身就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伤害。

平台暴露了它在穷尽一切方法迎合你,给你你想看的东西。你想看什么?

想好了吗?其实不用你想,你看到的,就是“你”想看的。多数人同情弱势群体,支持受害者——所以记者们写出的新闻报告中,大部分是受害方或者说自认为是受害方的人陈述(有时甚至还会给出“多个”被害者,任你选一方来代入),然后利用信息不对等,利用未知,制造出加害者,制造出矛盾,再逐步放出剩下的信息,层层反转。平台自以为是,自认为自己懂你,利用多数人的喜好来钦定你的喜好,而抹杀了你以其他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可能。因此我感到不被尊重,因为我本有自主挑选我的兴趣,和了解、接纳其他人的兴趣的能力,无论这个兴趣是大众还是小众。

阴谋论畅销,因为一部分人迎合恶意假定;而另有一部分阴谋论的反对者总是做着善意假定。可悲的是,最近的舆论平台总是把一部分人视作全体,做出种种招致方案的决定。也许类似的策略在特定环境下能取得成效,但是,我认为一定水平以上的用户,决定其参与度的,不是兴趣,而是质量。

我们应当坚持追求高质量的内容——别被“你”想看的裹挟而去。